娱乐 >  > 正文

杨浦区探索大中小学一体化的生命教育课程

2019-02-25 17:21:46  

5034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递生命的气息。”

  杨浦区把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价值追求,自2014年市教委与杨浦区政府共同签署“学校生命教育区域试点工作”以来,全区探索构建生命教育课程“横向体现学生年龄特征,纵向符合人生成长规律”一体化体系。四年来,杨浦区完成了区域统领、顶层设计课题研究,创建了七个联合研训基地,初步实现了大中小学的衔接。以生命教育课程研发为契机,学生们学习的方式也在悄然发生着转变。

  《区域推进大中小学衔接“生命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获2017年上海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生命教育区域一体化,为学生奠基终生》获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案例。《区域推进生命教育大中小学衔接的实践研究》研究著作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丰硕的生命教育研究成果,已经落实到全区中小学课堂,给予每一个学生最温暖的生命色彩。

   

  在学校“百草园”里认识中草药植物

  生命教育源于学生的成长需求

  生命教育的起点是学生的需求,终点是生命的发展。

  此前,杨浦区面向全区中小学学生、教师、家长和区域内高校大一、大二学生开展《杨浦区生命教育的实施现状与课程建设需求调研》,用科学的数据分析、了解学生生命成长的需求,发现以往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

  调研结果发现,学生生命素养“知、情、意、行”的四个维度中基础知识、应对技能较为缺乏,但他们对于自我意识、社会交往的需求往往很迫切;教师教师主观上认同课程应融入生命教育,但在教学中缺乏生命教育的相关知识和实施技能。

  而此前,中小学段生命教育主要依赖于班级主题活动,形式单一且没有统一的教材,急需设计具有探索性、开放性、互动性的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课程。

    

  完成生命教育一体化网络建构

  基于师生的需求,杨浦区打破学段壁垒、学科边界,将原来各学段、各学校自发的、散乱的碎片化教育整合起来,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同步发展的生命教育网络。

  经过几年时间的建设,杨浦区着重聚焦课程“一体化”构建,界定了大中小学衔接的“生命教育”的实践内涵,形成了课程的载体与路径,达到了整体架构大中小学各学段有机衔接、循序递进、全面系统的区域生命教育一体化的目标要求。

  杨浦区是教育大区,课程建设过程中还发挥着区域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的专业优势和丰富资源。通过与高校联盟,高校专业院系与联合研训基地的自主衔接,全区实现了“科研合作、课程衔接、基地开放、学生互动”的贯通模式。

  联合研训基地为学生成长提供优质的生命教育课程

  可以说,杨浦区开展生命教育一体化研究,有着“天然优势”。“性别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中草药课程”等与生命教育相关的校本课程,早在杨浦区内的部分中小学“落地生根”。

   

  小学《男孩女孩》课本

  但,如何打破学段壁垒,鼓励全学段的学校共同研发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学习特点的生命教育课程,成为了杨浦区生命教育新的课题。至此,“鼓励校本研发试点、组织联合研训基地衔接实施、依托高校指导区域推广”的课程研发机制被提上议事日程,全区还创建区域生命教育联合研训基地。

   

  学生在上“性别教育”课

  具体做来,杨浦区选取了七所区域内相关生命教育课程有特色、有教材、有研究的学校作为主持校,遴选了一批有基础、想探索、能实践的试点校,按“三三制”(三所小学、三所初中、三所高中)或“三三加一制”(三所小学、三所初中、三所高中、一所大学)组成同一课程联合研训基地。

  各个基地依据《纲要》,在完善已有校本教材的基础上,开展大中小学衔接的跨学段课程研究,共同制定课程指南、研发教材,探索教育方法与途径,以适应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学习需求。

  比如“健康安全技能宝典”作为一门操作性极强的课程,基地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确立三个目标、四个模块、设计和生命健康、生活安全密切相关的87项技能,设计了一位在杨浦完成学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十二项健康安全技能,实现小学学会求助、初中学会自助、高中学会互助、大学学会救助的课程目标。

  针对区域学校对学生户外生活研究经验为“零”的情况,校外实践联合研训基地围绕“如何开展适应本学段学生的户外活动”开展《户外生活》活动课程研发,从小学的“城市行走”、初中的“营地穿梭”、高中的“野外奔跑”到大学的“定向赛事”,课程设计让更多的学生走出校园,体验充满乐趣的户外生活,掌握必要的生活技能。

   

  高中生了解一支烟的毒害

  今年,《健康安全》《性别与爱》《情绪智力》《生涯发展》《自然生态》《户外生活》《家庭生命指导》等七门生命教育相关课程学习资料在相关联合研训基地的主持校、试点校进行课堂实践与推广。同时新增了三个课外教育联合研训基地,力图为学生成长提供更丰富更完善的生命教育课程。

  生命教育

  撬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杨浦区的教师们发觉,新的生命教育体系搭建后,学生们的学习方式也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着转变——从单纯的理论学习到理论与体验相结合;从寻求校内学习转变为到校外的广阔天地寻找实践机会;从原本相对封闭的课堂学习到开放式的探索与研究。

  开展生命教育过程中,各个学校注重通过生活的具体场景,实现学生的生命体验,发展学生的生命素养。同济小学东辽阳中学分别建设了“生命安全体验教室”,在真实的场景和情景中,加深同学们对安全技能的体验;杨浦小学建设立了情绪智力体验室,他们用人脸识别、人工智能(AI)等新技术助力课程教学,让学生以体验的学习方式,习得能力,从而弥补课内单纯理论讲授的不足。

  今年,在区域相关部门支持下,杨浦区新建了殷行街道安全体验馆、同济大学医学院、杨浦区中心医院3个生命教育课外教育联合研训基地。学生们走向社会,在现实社会中观察生命的表现。孩子们在开展校外生命教育体验时,养成了处处总结、留心思考的习惯,在“做中学”里习得生命技能。

   

 

  学生的生活过程即是其生命成长的过程,生命教育的课程也要提供学生生命成长的开放空间。如在生态教育联合研训基地,试点学校利用新江湾城湿地,帮助学生在自然与人文结合、多元与共生结合的环境中进行实践探索,全方位培养他们爱护环境、珍惜生命、感恩自然的情感意识。

  打破学科边界培养生命教育教师

  生命教育不是单纯的独立学科,需要所有教师在学科教学、德育活动、专题教育中用自己的生命去唤醒、感染、影响学生的生命。为了着力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师资队伍,全区打破学科边界,设计了涵盖生命教育内容的通识类、融合类、专题类教师培训课程,全方位、多角度的为教师提供生命教育培训。

  从师资培训的形式上来看,杨浦区形成了“基地+区域”相结合的培训模式。《性别教育师训课程》《野外生存师训课程》《情绪智力师训课程》……在各个生命教育联合研训基地,任课教师接受了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专题培训;通过专家讲座、主题报告等形式,全区教师还接受了生命教育通识培训,培养全体教师生命教育意识与素养,提高全体教师的教育意识、命教育能力。

   

  在社区进行健康知识宣传

  多样式、多层次的教师培训,实现了区域师资培训课程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此提升校长的生命教育课程领导力,教师生命教育课程执行力,为课程全面推进保驾护航。

  生命教育一个永恒的话题,值得教育者们不断思考、深入研究。下一步,杨浦区将继续深化生命教育课程建设,打造一支专业化的生命教育教师队伍,并通过家校社合作的方式,为生命教育一体化提供保障。

  【案例一】

  生态教育联合研训基地:

  培养学生关怀与尊重自然界生命的意识

  初中适逢青春期的女生会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我会长青春痘?怎么挤都挤不了,我该怎么办?

  学生的问题给老师提了个醒,青春痘是毛囊皮脂腺单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青少年,对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交影响很大。为此,同级初级中学结合《身边的中草药》课程,开展了“生活中的养生智慧——抗‘痘’在行动”的活动,指导寻找抗“痘”良方,树立“我的养生我做主”的观念。

  多年来,同级初级中学选择部分身边常见的中草药植物,以拓展性课程《身边的中草药》为载体,组织学生社团,开展“中草药文化体验和实践活动”,在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药知识的认知度,推动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普及。

  让学生们理解、掌握与自然生态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养成亲近自然,关怀、尊重自然界生命的意识,杨浦区各校除了开发校本课程外,全区还成立了生态教育联合研训基地,并开发了区域层面的《自然生态》大中小学一体化系列课程。基地包含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学段,共九所学校。由复旦科技园小学担任主持校,民星路小学、政立路第二小学、开鲁新村第二小学;同济初级中学、铁岭中学、市光学校;以及杨浦高级中学、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等作为基地的试点学校。

  据了解,课程设置体现1—12年级的系统化思考和序列化设计,分小初高学段三册,围绕“生物与自然、环境与自然、人与自然”三个单元,将知识、实践、体验相结合。以此让学生践行保护环境的能力,维持永续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发展学生的生态素养。课程一经推出,受到了学生们的欢喜。

  【案例二】

  性别(青春期)教育联合研训基地:

  为孩子一生奠定暖色基调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吗?”

  “我们是猴子变的。”

  “我们是爸爸妈妈捡来的。”

  ……

  这段有趣的师生对话以及五花八门的回答,发生在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小学的“性别教育”拓展课上。2004年至今,该校就开始探索生命教育,并出版了上海的首本性别教育教材《男孩女孩》。

  这是杨浦区性别(青春期)教育的一个缩影,眼下,性别(青春期)教育联合研训基地日臻成熟。这是集大中小学一体化开展性别教育实践研究的平台,基地依据各年段学生特点和《杨浦区生命教育课程指导纲要》,对一至十二年级性别教育的内容与目标进行整体规划。

  基地以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小学为主持校,试点校包括: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市东中学、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初级中学、辽阳中学、控江初级中学、工农新村小学、齐齐哈尔路第一小学、控江二村小学分校等。

  如今,杨浦全区研发出了《性别与爱》大中小一体化性别教育课程,旨在帮助学生认识“性”与“性别”,建立正确的“爱”与“生命”观念,引导他们追求自我生命价值。据了解,该课程从生理、伦理、心理、身体保护四个方面,系统化顶层设计性别教育的理念,探索各年段衔接点,使得性别教育的内容在各年段之间一以贯通,又侧重不同。

  自从开设“性别教育”课以后,上理工附小每年都对教师、家长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7%家长观念上得到改变,会有意识地与孩子沟通;96%家长对学校开展性别教育报以理解和支持的态度。绝大多数孩子觉得“开眼界,很喜欢上”。

  “小学教育更重要的是为孩子一生奠定暖色基调。”特级校长、上理工附小校长丁利民认为,依托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底蕴,杨浦区编订了《杨浦区大中小学性别教育课程指南》,能为孩子们诠释“爱和生命”,为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基础。

  【案例三】

  同济大学医学院生命教育校外实践联合研训基地:

  携手关爱成长,守护生命阳光

  “揭开黑暗料理的真相”“地沟油的检测及其危害”,这些看似“神秘”又“深奥”的话题与学生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杨浦区少云中学立足学生兴趣,选择性地引入同济大学医学院“36°7”生命健康教育课程相关内容,引导学生以“微调查”的方法,探索生命的奥秘。

  据了解,少云中学依托高校力量,整合社区资源,在教育局关工委牵头下,学校与同济大学医学院、五角场街道办事处共建“生命教育实践基地”,积极探索“大学园区、居民社区、中学校区”三区联动,共同育人的生命教育模式。

  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入,少云中学还不断挖掘高中与高校、社区开展生命教

  育的契合点、延伸点。根据高一、高二、高三年级的特点,形成“珍惜自然生命”“健全精神生命”“完善社会生命”三级目标。借鉴这样的智慧,杨浦区成立了同济大学医学院生命教育校外实践联合研训基地,该基地以“同济大学医学院”为实践活动场所,针对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年龄段的的学生,开展生命教育校外实践活动课程探索,不断挖掘生命教育的内涵,尝试围绕“认识生命之美、探索生命奥秘、体悟生命意义、践行生命价值”四个方面开展主题活动。

  除少云中学外,该基地的试点学校还包括惠民中学、十五中学、六一小学和政立路小学。

  生命教育校外实践活动课程主要由知识原理、知识探索、知识拓展、自主学习四大块内容组成。课程既注重引导学生拓展前沿知识,培养学生辨证思维,又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通过理论学习、教师讲解、动手实验、自身体验、组织观摩等形式,引导学生认识生命之美、探索生命奥秘、体悟生命意义、践行生命价值。

  【案例四】

  学生生涯发展联合研训基地:

  为了孩子的终身发展

  “国内高中生的生涯规划教育长期以来是缺失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徐向东的一席话,曾道出了国内生涯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而在交大附中,学生们每周都要上一堂生涯规划课,学校还根据生涯规划课堂实践经历汇编成教材《高中生生涯规划》。

  交大附中学生处主任张林透露,生涯规划包括入学准备、学习策略、心理教育、生命教育、职业教育和专业填报六方面内容。该校生涯规划课,不仅已形成教材,且有专职老师执教,这在全国是首创。

  在新高考背景下,学校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考虑,尽早培养学生形成职业规划理念,杨浦区形成了学生生涯发展联合研训基地,通过构筑大中小学相衔接的生涯辅导课程,帮助学生认识生涯历程、实现生涯发展、奠基职业生涯,体现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价值。

  基地以交大附中为主持校,控江二村小学、打虎山路第一小学、昆明学校(小学部)、育鹰学校(小学部);育鹰学校、新大桥中学、思源中学;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控江中学、少云中学等学校为试点校。

  对标新高考给学生提出的生涯规划需求,基地制定了贯穿了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的《生涯辅导课程指南》,从“自我认知”“职业探索”“选择规划”三个板块着手,编写了小、初、高一体化生涯辅导课程教材,以此培养学生对生涯的认识和规划能力,注重学生的生涯体验、实践与感悟,促进学生生涯导航能力的发展。

  在生涯规划教学过程中,无论是辅导老师还是学生都感到受益良多。“生涯课涉及面很广,从青春期到自主招生,生涯课并不是简单地将书本上的知识传输给你,而是将一个个成功的例子呈现在面前,让我们自己有主观判断,从而达成对人生的理解与认识。”在每学期生涯规划反馈调查问卷中,杨浦学生对生涯规划课程和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极高的评价。

文章关键词: 责编: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推荐图片

热闻推荐

娱乐

熊猫在线网版权所有